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权力的封印:了解“给事中”这个七品官职,很难不对大明朝生好感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0

回帖

9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3
发表于 2024-9-9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说点赞关注的人,更容易获得幸运女神的青睐哦!想要财运亨通,就从关注我开始吧!祝您财源滚滚,福运满满!
明朝万历年间,户部尚书杨俊民上奏皇帝,请求增加官员俸禄,奏折中,杨俊民痛陈官员的窘迫生活,甚至直言“京官俸禄微薄,不足以养廉”,明朝官员的俸禄之低,可谓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就在这捉襟见肘的俸禄制度下,却有这样一群官员,他们官阶不高,却手握重权,甚至敢于挑战皇权,他们就是明朝的六科给事中,一群被戏称为“小官巨贪”的特殊群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汉以来沿袭千年的丞相制度,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六,分别交由吏、户、礼、兵、工、刑六部尚书掌管,六部尚书权力过大,又容易滋生腐败,为了制衡六部,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设立六科给事中,分别对应六部,负责监督六部的日常工作
六科给事中虽然官阶只有七品,但他们的权力却不容小觑,他们拥有强大的监察权,上至内阁大学士,下至地方官员,都在他们的监察范围之内,嘉靖年间,新科进士梁梦龙被授予兵科给事中一职,上任第一天就弹劾了吏部尚书李默,而李默身为“天官”,掌管天下官员的升迁调任,权势显赫,却依然在梁梦龙的弹劾下吃了大亏,万历初年,内阁首辅高拱也因为一句闲话被给事中抓住了把柄,最终被弹劾罢官,坐牛车灰溜溜地回老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监察权,六科给事中还拥有一项令皇帝都头疼的权力——封驳权,明朝规定,皇帝传达给六部的诏书和命令,必须经过六科给事中的审查如果他们认为有不妥之处,就可以将其驳回,这就是所谓的“封驳”,封驳权的存在,使得六科给事中成为皇帝与六部之间的一道重要关卡,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布命令
明代皇帝每天都要面对这些“鸡血满满”的六科给事中,心中十分苦恼,虽然不到万不得已给事中们不会轻易行使封驳权,但这种权力就像悬在皇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皇帝,他的权力并非不受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些手握重权的六科给事中,真的如传闻中那样清廉吗?事实上,他们的清廉并非完全出于道德自觉,而是由其特殊的权力结构决定的,六科给事中行使权力的基础,在于自身的清白,一旦他们自身腐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其他同僚弹劾,因此,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他们必须保持清廉
清廉的代价是巨大的,明朝官员俸禄微薄,七品给事中的俸禄更是少得可怜,在京城只能租住小房子,过着节俭的生活,年轻时,他们可以凭借这份权力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快感,但随着年龄增长,成家立业,微薄的俸禄就难以维持家庭开销,因此,大多数六科给事中最终都会选择转任地方官,以更高的官阶和俸禄来改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科给事中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他们官阶不高,却手握重权,成为制衡皇权和六部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无限扩张,也使得明朝的政治生态更加复杂多变,这种“小官巨贪”的现象也反映出明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即过分依赖官员的个人道德,而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这种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也为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埋下了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仅供休闲娱乐,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4:10 , Processed in 0.0294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