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稳定的皇权,缺乏难有作为的皇帝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6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发表于 2024-9-9 21: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首发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
明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限制了皇帝的格局和胸怀,限定了其他政治集团的能力和动力,隔离了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力。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持续276年,共有16位皇帝,涌现出了明太祖、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孝宗朱佑樘有作为的皇帝,也创立了明初三大盛世和弘治中兴。
但是难以达到历史上雄才大略,贤明君主标准,在思想伦理道德方面难有值得称赞的地方,相对于其他王朝并不具有优势,有作为的贤良朝臣也为数不多。没有达到汉唐盛世的令人敬仰的地步。
明太祖朱元璋雕像
明朝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皇权政治,以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主要特点,没有发生汉唐时期或者其他王朝发生的皇帝被朝臣、宦官所推翻或者谋害的现象,皇帝始终成为最高权力的代表。
虽然宦官或者内阁首辅被赋予相对较高的权利,为所欲为,专政乱政甚至达到独裁统治,但是皇帝依然是最高统治者,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和影响政治的走向和权力的运作。
明成祖朱棣画像
只是因为有的皇帝昏庸无能、腐朽荒唐或者怠政懒政,没有履行皇帝的责任,没有能够锐意进取、胸怀天下,导致出现了朝纲紊乱,社会动荡,边境混乱,国力衰落的局面。
是因为皇帝没有接受系统性的教育,没有秉承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缺乏胸怀天下的境界和格局,沉迷于奢侈享乐,或者追求仙道,没有充分履行皇帝的职责,往往将权力让渡给宦官或者内阁,出现了宦官专政乱政,内阁独裁的现象。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画像
在社会动荡和修复中循环往复,各种矛盾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王朝逐渐衰落,最终在内外部矛盾的交织下走向灭亡。
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明朝的统治保持相对的稳定,在自我修正中维持,但是没有逃脱历史的基本规律,要么是内部矛盾爆发,民变四起导致王权衰落被推翻,要么就是外部势力的侵入。
明孝宗朱佑樘像
明朝是因为后者的矛盾,女真族后金政权乘机越过山海关进入中原地区,占领北京城,建立清王朝,成为自元朝之后另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明朝自土木堡之变之后由盛转衰,出现了宦官政治和内阁制度轮流当政的局面,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受到限制作用有限。经过了明朝前期的三大盛世四位皇帝达到了王朝鼎盛水,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出现了宦官专政的局面,宦官政治泛滥。导致司礼监太监王振专政乱政,终于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国力军力衰落,明王朝由盛转衰。
明朝司礼监太监王振像
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仍然宠信宦官曹吉祥,导致曹石之乱。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的御马监太监汪直干政乱政,宦官梁芳、钱能等掌管内外大权,大设传送奉官,宦官政治泛滥的局势没有改变。
明孝宗弘治中兴,有效限制了宦官政治,但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又出现了内官监太监刘瑾专政乱政的局面,刘瑾被处剐刑之后,明武宗仍然宠信宦官张永、谷大用,执掌大权。
明朝内官监太监刘瑾剧照
直到1521年,明武宗病死,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辅佐下,大刀阔斧的清理宦官政治遗毒,裁汰清理厂卫差役及附属人员近15万,将外方到地方的宦官守备撤离,在内阁首辅张璁的改革下,宦官政治影响基本被消除,嘉靖40余年没有出现宦官干政、乱政的局面。
持续近百年的宦官政治基本消除,与内阁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持续到后世的隆庆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延续100年,相对宦官政治有进步发展,但始终围绕着君主专制制度运行推动,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15:50 , Processed in 0.0406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