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明朝16帝世系表及帝王的功与过,还不知道的进来看一看!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4

回帖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4-9-9 2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洪武
功: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定八股取士之制,减免赋税,史称“洪武之治”。
过:屡兴大狱,追治“奸党”,实行“文字狱”,用锦衣卫设立诏狱,建立“廷杖”之制,重用宦官,设立藩王,为日后留下了隐患。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

永乐
功:恢复民生、促进社会经济与发展,蠲免赋税,设立内阁,完善文官制度,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营建紫禁城,占领安南,五征漠北,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
过:重用宦官,使宦官参政,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

洪熙
功: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平反了许多冤案,废除苛政,提高阁权,使内阁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重要机构,褒奖直言,虚怀纳谏 ,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的延续打下基础。
作品:《明仁宗御制文集》《明仁宗御制诗集》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 —1435年)

宣德
功:平定汉王,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清革前弊,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第七次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节省人力财力,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过:因其减免田赋,常成空言,立内书堂,教小内使读书,宦官始通文墨,司礼监掌印及秉笔太监权力加重,为日后大明朝的统治埋下隐患。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464年)

正统/天顺
功:朱祁钰病重之机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复辟,改元天顺,重用文臣李贤等,排斥“夺门”功臣,经过曹石之变,朱祁镇于天顺五年才完全掌权,废除嫔妃殉葬制度。
过:宠信的司礼太监王振弄权干政,开启明代宦官专权的先河。在土木堡战役中,但由于指挥不当和军事才能的缺乏,导致明军大败,他自己也被瓦剌俘虏,导致朱祁钰篡位。针对叛乱,以抚为主。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

英宗
功:任用贤臣、励精图治,稳定混乱时局,组织北京保卫战,使明朝转危为安,发展经济,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安定社会。是一位承前启后,有功于国计民生的贤明之君。
过:未能善待明英宗朱祁镇,使得兄弟间生有嫌隙招来萧墙之祸,加上想立朱见济为太子、废黜糟糠之妻,颇遭后人诟病。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487年)

宪宗
功:顺应人心,平反于谦冤案,恢复景帝帝号,赢得了朝野支持,政局稳定,重用李贤、商辂等阁臣,斥逐奸佞,体谅民情,蠲赋省刑,考察官吏,朝中能臣汇集,镇压郧阳民变于当地设置府县,安抚流民,使流民问题得以缓和。
过:后期怠于政事,习学方术,沉溺后宫,内廷诸事多倚其统领。崇信道术,大肆升授番僧。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1505年)

孝宗
功: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广开言路,解决财政危,禁宗室、勋戚侵占民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重视司法,编纂《大明会典》,修订《问刑条例》,史称其统治为“弘治中兴”。
过:统治中后期宠信宦官李广,但是后来也有改过自新,土地、户籍、军伍严重空虚,武备较松弛,亦出现一定统治危机。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

武宗
功:取得应州大捷,平安化王与宁王叛乱,御驾亲征蒙古,取得应州之战的胜利,成为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明朝皇帝。他对藏族、蒙古族、阿拉伯、葡萄牙等文化有浓厚兴趣,通晓多种语言。
过:设立豹房,宠信宦官,几乎做尽了皇帝本不应该做的任何事,蔑视被常人视作是立国之本的那套道德规范。在内宫操练军队、拆房圈地、搭建帐篷、养狮驯豹,无事不做。自封大庆法王、沙吉·敖兰、苏莱曼国王称号。嗜好饮酒,杯不离手,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宠信星吉班丹、领占竹等藏僧。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7年)

世宗
功: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厘革宿弊、振兴纲纪等改革措施,下令退还被侵占的民田,汰除军校匠役10万余人,史称“嘉靖新政”,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
过:后期迷信道教、浪费民力,政治和经济都出现了深刻危机,“壬寅宫变”,差点被宫女勒死,祈求长生不老,长期不视朝,严嵩执掌大权,“庚戌之变”, “南倭北虏”,给朝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1572年)

隆庆
功:政事委任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阁臣,兴利除弊,又重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等帅才,加强边防,经过整顿,国势有所起色,实现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两件大事,为万历中兴的局面奠定基础。
过:智力迟钝,笨嘴拙舌,纵情声色,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

万历
功: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
过:后期由勤变懒,怠倦朝政,沉溺酒色、财货的病态心理,非但未能使明朝中兴,相反却把明朝推向绝境。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1620年)

泰昌
功: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
过:“惑于女宠”“导以荒淫”,即位一个多月,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所进之“红丸”后驾崩。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

天启
功:重用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两次击退后金军。
过:沉溺声色,求长生,重用东林党人,出现“东林势盛,众正盈朝”的局面 ,重用魏忠贤,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各地的兵变也不断发生,佃农抗租的斗争在天启以后更加激烈,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前奏 。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1644年)

崇祯
功:铲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朝的“中兴”。
过:志大才疏,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对明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5:47 , Processed in 0.0324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