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3

你不知道的历史,明朝科举那点事儿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7

回帖

8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3
发表于 2024-9-13 13: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举考试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是明朝的一个特色。
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很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但到了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
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这也是寒门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
当时考试分为三级。
第一级院试,合格者称“秀才”。
参考者统称为童生。这里的童生,不要以为都是小孩,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有,考试范围是州县。考试合格者,就是我们熟悉的“秀才”。千万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分六等 只录取前一、二等。
当上了秀才,就此摆脱了平民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也有了一些特权,比如免除一人徭役,见到知县不下跪。但并不是官,还差的远呢。



第二级考试是乡试,也就是省一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举人”。
乡试不是每年都考,三年才一次。由省出题,严格名额限制,考中了就是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为什么说是资格?因为只有当官的死了,你才有机会!乡试极其难考,所以范进中举人后就高兴的疯了。
在乡试中获得的第一名叫做解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好了,你已经考中举人了,就收拾好包袱,揣好银子,准备好笔墨纸砚,向京城出发,准备明年二月的第三级考试:会试。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考验!
参加会试的,是全国各省的精英,你要在这群精英中考到前300名,比现在的北大清华录取都难!这300人,只能称“贡生”,还不能称为“进士”。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要想当进士,还要再过一关,那就是第四级也是终极考试:殿试。考生要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
考生在殿试过程是不能抬头的,不然叫藐视皇权,只能低头战战兢兢答题,答完退出,等待命运。


殿试
皇帝和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三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长得丑,那就对不起了,肯定结果会大打折扣,虽然长得丑不是你的错。
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殿试后,贴榜,跨马游街,衣锦还乡,极尽荣耀。


放榜
所谓连中三元,就是集解元、会元和状元于一身,必须保证乡试中全省考第一,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殿试中皇帝心中还是第一!
这不仅靠实力,还要靠运气,更要靠颜值。
虽然长的丑不是你的错。
总结一下:
考试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考试合格后称谓:秀才、举人、进士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参考:明朝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9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发表于 2024-9-13 14: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乡试中举的难度和现在考清北难度差不多,中进士的难度有个说法和现在评两院院士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发表于 2024-9-13 15: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3

回帖

9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7
发表于 2024-9-13 16: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4:10 , Processed in 0.0460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