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南京《后湖志》重校发布,玄武湖、黄册制、明朝有何关联?

[复制链接]

17

主题

20

回帖

8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7
发表于 2024-9-9 2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市玄武湖前两天发布一个《后湖志》。出于好奇,看了下相关新闻视频。



《后湖志》是玄武湖的第一部湖志,成书于明正德年间,由时任南京户科给事中的后湖黄册管理者赵官主持编纂。《后湖志》是玄武湖作为明朝国家级档案馆的馆志,也是古代中国第一部档案馆馆志,对于研究明史、特别是研究明朝黄册制度是一部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这就巧合了,最近在看《中国古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刚好看到明朝政治、经济制度分析。所以这个简单的新闻了,这里我关注到3个词。
黄册、后湖、南京户科给事中


一、黄册

黄册是明朝开始的一种重要的册籍,主要用于赋役。与之对应的还有“鱼鳞册”。
黄册是户籍与赋役合二为一的册籍,以登载家庭人口、财产为主,“鱼鳞册”是登记田亩的。
按规定,呈进到户部的册籍必须以优质黄纸或黄绢做封面,以备皇帝御览,故而称之为“黄册”。
直到清代后期一百多年间,黄册没有了,户口很久不调查;但鱼鱗册则相沿至今。所以这里说,位于南京后湖的这本《后湖志》对于研究黄册制度有重要作用。

黄册以户为主,每十年更定一次,凡四本。一份上户部,三份分送布政司、府、县。详细记载每户人家的人口数、田亩数、田亩买卖记录等,所谓“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

然而为什么黄册后来就没有了、不调查户口了呢?
这样的人口、田亩造册制度,内容非常详细,虽然在当时,本意包含是“限民名田”,限制土地兼并之风的肆意滋长,但实际操作登记很麻烦。时间长了,积久弊生,就会变乱了。
黄册规定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择其中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分十甲,一甲分十户。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主要在替政府主管该区域的催征。但兼并之风既盛,大户千亩也是一里长,小户三十亩也是一里长,则小户更非荡家破产不可了。

鱼鳞册当时亦称“鱼鳞图”。在宋代已开始有了,但到明代,此项图册,才为政府普遍使用,而成为一制度。
鱼鱗册以土田为主,田地以丘相挨,如鱼鳞然,故称鱼鳞图。图中的田地,或官有,或民有,或是高田,或是圩田,或埂或瘠,都详细注明,并添注上业主的姓名。如果有田地买卖,则一年做一次标注。人户虽然常有流动,田地则一定不移。
相对来说,鱼鳞册更是一个客观存在地理事物的记录,不涉及复杂的利益牵扯,而且登记和修改频率不高,所以此项这个制度一直沿用。


二、后湖

众所周知,现今南京人最爱逛的湖——玄武湖,在明朝可是皇家禁地,清朝也是皇家私家园林。
玄武湖曾是明王朝政府国家级档案黄册的存放地,玄武湖是在宫廷的北方(前朱雀、后玄武),时称“后湖黄册库”。

由于黄册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统治者对全国人口,以及徭役的控制,关系到其政权的稳固与否。因此,数目庞大的黄册如何存放和保管,成了明政权亟待考虑的问题。
朱元璋最终决定玄武湖(时称后湖)作为存放黄册的库址。因为玄武湖内的几个小岛,四面环水,将黄册库建在这里,可以避免火灾,利于保管。


明王朝规定,湖内由“南京户部十三司轮流拨吏四名,在湖巡风”。除了在后湖黄册库工作的官员和库工外,其他任何官吏一概不许进入后湖。“后湖者,洪武时置黄册库其中,令主事、给事中各一人守之,百司不得至”(《明史》卷三O四)。


三、南京户科给事中

户部管人口,黄册也归户部管。所以这个时任南京户科给事中的后湖黄册管理者赵官主持编纂了当时的《后湖志》。
那什么是给事中?
给事中最开始是唐朝中书、门下的侍中、侍郎之下的三级官,又参与讨论决策和反权。
一直沿用到了宋、明两朝,只是所属部门有所区别。宋朝开始裁撤门下,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三省全部废除,原官职基本都被废,而给事中一直保留,但被转移到六部。
再说到“给事中”。明代给事中是分科的,依照尚书六部分六科,如户部给事中、兵部给事中,礼部给事中等;故又叫“六科给事中”大概相当于是领域技术专家,这个人精习财政,便派做户部给事中;那个人懂军事,就派做兵部给事中。上面《后湖志》编纂者就是属于户科的给事中。
它官阶虽只七品,但在明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官。皇帝诏书必须经过各部尚书,再分部施行,六科给事中仍可有封驳权,对于一些决策可以参加审核,发表意见。只要他们不同意,仍可原旨退还。一般说来,他们的意见是很受尊重的。
至于为什么这里挂名南京的户科给事中,也是大多人知道的。
明朝迁都北京后,实行两京制,南京就是陪都。两京制度在唐朝也有,洛阳就是东都。
但明朝特殊在于,南京在前期原本就是都城,即使后来搬迁,南京也拥有同北京一样的完整中央机构,设有完整的六部班子,还有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只不过南京各衙署加“南京”二字。上面《后湖志》编纂者就是南京户科给事中。

以上根据自己所知整理结束。
这次发布的新版《后湖志》,是在原作上重新校对的,全书共11卷、27.5万字。意在做好玄武湖景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帮助大众学习了解和研究曾经的黄册制度。
南京六朝古都,虽然没有把明朝算在内,但确确实实对明朝发展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一个玄武湖就有诸多记忆点,也算是南京人的一点骄傲。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5:57 , Processed in 0.0425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