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废除科举意味着,满清将最后一个支持自己的集团推向了对立面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6

回帖

9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3
发表于 2024-9-13 13: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一年通往“天子堂”的桥断了

“唉,听说没?朝廷把科举给废了!”茶馆里一位身着长衫的先生压低了声音,却掩盖不住话语中的震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科举废了?!”原本安静喝茶的众人顿时炸开了锅议论声此起彼伏,像一滴水落入了油锅,瞬间沸腾起来
是啊,科举,那可是多少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啊!从隋唐开始,这根独木桥,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又有多少人,梦碎于此,但无论如何,它始终矗立在那里,告诉人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并非遥不可及,可如今,这根独木桥,说断就断了,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该何去何从?
一纸诏书几家欢喜几家愁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05年,风雨飘摇的清王朝,颁布了一道惊天动地的诏书:废除科举制度,这一消息,犹如平地一声雷,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那些达官显贵、富家子弟来说,这或许是件好事,毕竟,没了科举,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谋取功名利禄,而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他们苦读诗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 “是啊,没了科举,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还有什么指望?”另一位书生唉声叹气,语气中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一时间,各地书院、私塾,哀鸿遍野,愁云惨淡,那些曾经充满希望的眼神,如今也黯淡无光
新式学堂:一把双刃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废除科举并非一无是处,腐朽的八股取士,僵化的考试内容,早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清政府也意识到,要想在列强的夹缝中生存,就必须进行改革,而教育改革,便是重中之重
新式学堂应运而生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文化思想,接受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式学堂的门槛,却不是谁都能迈得过的
高昂的学费,让许多贫困家庭望而却步,新式学堂,逐渐成为了富家子弟的专属而那些买不起“门票”的穷人家的孩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爹我也想去新式学堂读书我也想像那些洋大人一样,造出能跑的火车、会飞的飞机!”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望着远处高耸的学校大门,眼里充满了渴望
新式学堂,像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一部分人打开希望之门的也无情地将另一部分人拒之门外,教育资源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寒门子弟,想要改变命运,难上加难
新的选官制度:杯水车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科举废除带来的社会问题,为了安抚那些失去科举机会的读书人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选官制度,例如学堂选官、留学生选官等等
留学生,成为了香饽饽,只要你能出国留学,镀一层金回来,就能轻松获得官职,一些在工程、医学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才,也能破格获得进士出身
这些新制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遥不可及高昂的留学费用,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说白了,这些新制度,还不是为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量身定做的?”一位落第秀才愤愤不平地说道


  • “是啊,我们这些穷苦人家哪有资格去跟他们竞争?”另一位书生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苦涩
历史的回响:科举是进步还是倒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举制度,这套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千年的选官制度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消亡,它的废除,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进步,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科举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
它给了寒门子弟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也限制了人才的选拔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稳定,但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或许,历史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前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这段历史,分享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1:33 , Processed in 0.0387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