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明代亲王成年后,就要前往封国,为何有人在京师逗留三十多年呢?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2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8
发表于 2024-9-9 21: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啥有些明朝亲王,明明该去自个儿的封地当大爷,却赖在京城不走,有的甚至在京里头待了三十多年!这事儿可真是闹大发了,值得咱们好好扒拉扒拉。

先说说这位朱常洵小哥儿,人家可是神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福王,按理说该屁颠屁颠地去洛阳当大爷。可倒好,这位爷在京城一待就是29年,跟长了根似的!咱们都知道,这里头有门道。原来啊,他娘郑贵妃是皇上的心头肉,神宗大爷本想让朱常洵当太子来着。可惜啊,大臣们不答应,闹得鸡飞狗跳的。最后没办法,只好让长子朱常洛当了太子,可神宗还是舍不得让朱常洵走。这不,一拖就是29年,直到万历四十二年才不情不愿地把人打发走。

再瞧瞧朱常润和朱常瀛这哥俩,一个是惠王,一个是桂王。这俩货在京城待了34年和31年,连个媳妇儿都没娶上。为啥呢?还不是朝廷揭不开锅了,连办个婚事的钱都拿不出来。这不是穷疯了嘛!到了天启年间才总算把人打发走了。
往前数数,还有朱模和朱冲(火或)这对叔侄。朱模是朱元璋老爷子的第二十一个儿子,被封为沈王。这位爷在京城也是杵了29年,期间还经历了靖难之役那档子事儿。他侄子朱冲(火或)继承了韩王的爵位,也在京城待了29年。这俩人的经历,那可真是把明初那会儿乱糟糟的局面给活生生地演绎了一遍。

更绝的是朱瞻墉这位爷,人家可是越王。可你猜怎么着?这位爷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京城,整整在京里头待了35年,直到咽了气。为啥呢?原来当时的太子还是个娃娃,朱瞻墉就成了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得留在京城以备不时之需。这不是把人当备胎使唤嘛!

最夸张的要数朱楩了,这位可是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你们猜他在京城待了多久?39年!这得多能待啊!从建文到永乐,亲眼目睹了靖难之役那场大戏,这位爷估计都看腻歪了。

这些亲王的故事,那可真是把明朝近三百年的风风雨雨都给囊括了。从朱元璋老爷子开创的亲王制度,到靖难之役后的鸡飞狗跳,再到万历年间的揭不开锅,每一位亲王的经历都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剧。

这些在京城里头赖着不走的亲王,他们的经历可把咱们对明代亲王制度的印象给颠覆了个底朝天。原以为亲王就该乖乖地去封地,没想到还能这么玩儿!这些故事告诉咱们,历史啊,比咱们想象的可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些亲王的经历,咱们可算是瞧见了明朝政治的另一面。本以为制度是铁板一块,没想到还能这么花样百出。这些特例不仅让咱们对明朝历史有了新认识,还提醒咱们得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

历史就像这些亲王的命运一样,充满了意外和变数。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或许,正是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故事,才让历史变得如此有味道。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是觉得这些亲王留在京城是福是祸?还是觉得他们该乖乖去封地?不妨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块儿探讨探讨,看看能不能在这场历史的大戏中,找到咱们自己的答案。毕竟,历史这出大戏,可不就是让咱们后人品头论足的嘛!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5:56 , Processed in 0.0405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