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明朝忠臣的结局,于谦为何不能善终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6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4
发表于 2024-9-13 14: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谦,作为一代忠臣,一代清官,他的结局为何不能善终呢?
  在明英宗朱祁镇的皇权时代,起初明朝内部政治生态的分布格局主要还是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太监集团三方势力互相制衡。

  可是经过土木堡之战后,彻底打破了这种三方平衡的格局。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军几十万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文官集团迅速卷起势力证明武将集团的战斗力并不可靠,无法做到御敌于国门外。
  太监集团也被文官集团趁机打压,压成了皇帝的拖油瓶,还有阻碍视听和蒙蔽皇帝之嫌。

  而于谦作为三杨扶持的接班人,文官集团的代表,先是通过土木堡之战的失败,证明了文官集团先前反战主张的正确性,又通过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证明了文官集团有捍卫国土安全的能力。
  有意无意当中,于谦都将文官集团竖立为国之重器形象。
  于是,于谦联合众臣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纵使是为了大明考虑,但明英宗心里多少都会有些芥蒂。身为帝王,却做他人俘虏,其中吃的苦可想而知,私仇自然就酝酿上了。
  虽然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了,没有死在蒙古。瓦剌人也不是白痴,深知将明英宗放回去的好处,比留在自己手里烂掉要好很多。

  朱祁镇返回北京后,此时的皇帝是他弟弟朱祁钰,发现局势已经非常不利于自己。过去还比较收敛的文官集团,现在已经过于膨胀,几乎形成了威胁皇权独大的一股强大势力。
  朱祁镇足足隐忍了八年,在天时地利人和机会到来的时候,朱祁镇作为旧派的皇权势力,联络太监集团的代表曹吉祥与武将集团的代表石亨,发动了夺门之变,这三方势力的合作,文官集团几乎没什么反抗能力。

  自然,朱祁镇复位后,首要打压得是过于膨胀的文官集团,而作为文官集团的代表人物,于谦虽然于国有功,但他的结局一定是很难善终的,最后在1457年,明朝忠臣于谦惨遭清洗。
  有言道:文武太监三方衡,英宗被俘格局失。文官势力独其大,祁镇复位于谦死。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4:11 , Processed in 0.0385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