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明朝末期政治斗争:万历时代的权力争夺战,以张居正为例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7

回帖

9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4
发表于 2024-9-9 21: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历年间的历史就像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历史一般是一个统治阶级争夺权力的历史。
其中又可以分为皇帝和大臣权力的斗争以及大臣内部权力的斗争。
这种斗争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是逃脱不了的规律。
早在万历之前这种斗争就已有了端倪,万历年间斗争愈演愈烈。
01

书中讲述的“争斗”是从朝会开始叙述的。
连皇帝都不得知的朝会,听起来搞笑,实际上是可悲的——这说明有人正在挑战皇帝的权威。
在万历前面两个皇帝,在是否上早朝这件事情上都需要文官的同意,以至于后来皇帝渐渐变得“叛逆”。
万历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

万历是幼年即位,虽然早慧但是毕竟阅历不足,不足以处理国家大事。
他的幼年是在其母“慈圣太后”、宦官冯保和殿阁大学士张居正共同教导下度过的,“礼数”、“规矩”贯穿了他的童年。
他没有自己的娱乐,他能做的只是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皇帝。
所以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万历皇帝养成柔弱但叛逆的性子。
万历的前半生总结起来就是无聊的守规矩。
这深深影响了他未来的行事:青年时受小太监教唆,整天玩乐;独宠郑氏;在群臣的“推动”下抄家张居正和冯保……柔弱、叛逆、好利用好像说的就是万历了。
可万历长大后很久他才能明白。
即使摆脱了张、冯之后,得到了自主之权也仍然受到种种限制。
贵为天子,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所谓的打击张、冯“奸臣”造福的也是那些反张派的大臣们,而万历皇帝呢,等来的只是群臣的“批评”罢了。
02

万历年间的皇帝和大臣权力的争夺可以说总体是大臣获胜,早期是张居正,后来又有其他人。
那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是明朝防止亲戚干政的制度,让小皇帝不得不信任大臣。
二是在明朝中期这段时间,内阁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备,权力也渐渐扩大,在某种程度上行使了丞相的职权。
可谓是无丞相之名,有丞相之实。

三是本来与内阁相互牵制的宦官也与张居正交好,万历没有资本和力量去进行较量。
最后是主观原因,万历皇帝自身的软弱和偏信就注定了他不会真正取得权力。
讲完皇帝与大臣权力的争斗,下面该讲大臣(朝廷各派别)之间权力的争斗了。
万历年间的派别斗争大抵可以分为这两种:支持张居正的和反对张居正的,分别是拥张派和反张派。
一开始反张派权力弱且不成规模,张居正独大。
后来,尤其是张居正死后,拥张派一落千丈,随之变法也被迫停止。
在书中有这样几个关于大臣之间权力斗争的事件。
03

第一个就是仓库纳贿事件。
明代有质检合格入库的制度,中介人和宦官控制这物品质检,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在这种利益关系下质量变得不那么重要,一些质量不过关的货物通过贿赂进入仓库,再由仓库分发,长此以往,必然是会露馅的。
皇帝接到举报然后交由张、冯二人办理,张居正在冯保的合作下趁机大批撤换管理仓库的宦官,并且这种收受贿赂的行为已经禁绝。

我认为不然,这次事件很可能是一次官员之间关于权力的争斗,是张居正把自己人安插到管理仓库岗位的行动。
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即使有受贿现象,也会成为“已禁绝、绝无再犯”。
第二个是夺情事件。
这也是张居正职业生涯受到的最大挑战。
张居正的父亲死去,按伦理来说,张居正应该回家守孝三年。
但此时变法正值关键时期,如果张居正归家守孝变法必将停滞,张居正自身在统治阶级中的权力与地位也会下降。
所以综合考虑下张居正联合万历皇帝以及冯保“演出”了一场夺情的“戏码”。
即张居正上书回家,但皇帝利用权力使张居正可以不用守孝,继续工作,因为是不合人之常情的所以被称为夺情。
张居正的这次事件使他产生了许多反对者,就连原先张居正提拔上去的一个官员也反对。
这次事件虽然让张居正的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但是也为之后的“不幸”埋下了隐患。

现在的张居正身居高位,名声甚至大过了万历皇帝,出行32轿夫抬,轿子也是顶顶好。
这无疑是对张居正权力高最好的证明,但物极必反,也就是这一种权力导致了他的灭亡。
第三个权力斗争发生在张居正死后。
张居正身死,万历皇帝也长大了,“群臣”的机会又来了。
反张运动揭开了序幕。
参与者也清楚地知道现在和当年劝谏夺情的时候,政治形势已经大不相同,他们揭发事实,制造舆论,使张居正的形象逐步变得虚伪和毒辣。
到1582年年底,张居正去世仅仅半年,他已经被盖棺论定。
罪状有欺君毒民、接受贿赂、卖官素爵、任用私人、放纵奴仆凌辱缙绅等等。
归结到最后,就是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廷大权,居心叵测云云。
张居正是做了不好的事情,但总体也是个好的臣子,多亏了他,万历年间才有如此发展,就这样把他批评得一文不值属实有点过分。
张居正死后变法也停滞了,甚至是被批判了,但是明朝廷却没有大的改变。

实际上反张运动后朝廷空缺的职务又被反张派占领,他们在统治阶级权力争夺战中取胜,因此成为了另一个“张居正集团”。
万历皇帝是优柔寡断的,但他的大臣们却是勇往直前的,万历皇帝就是这样被群臣“推着”进行完了反张居正的运动,没有后悔的余地。
万历年间大臣争权夺利的斗争是持久且激烈的,在这场斗争中万历俨然就是一个“工具人”。
万历年间的历史可以看作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历史,所做的种种大都是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为了自身在政治上的主动权。仅仅一项能为百姓做出一点点贡献的变法,也沦为了政治斗争的炮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5:56 , Processed in 0.0428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