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明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和宦官政治交替,影响效率

[复制链接]

14

主题

22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发表于 2024-9-9 21: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首发挑战赛##头条创作挑战赛#
明太祖确立以法治为基础的执政理念,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冲击影响。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皇帝,建立大明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恢复中华汉民族王朝制度,确立以儒家思想的文明基础,实行大明律和明大诰为法制基础的政治运行架构和组织机构,并以锦衣卫为司法执行机构酷吏政治。
配合以廷杖制、文字狱,制造了明朝四大血案,处死相关人员达十万余人,成为典型的法家思想治国,但明太祖勤政廉明严于律己,通过惩治腐败,建立一支清正廉洁的官员队伍,创立了洪武之治。
明太祖朱元璋像
明太祖在胡惟庸案之后,罢中书废宰相,使延续了一千五百余年的宰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将宰相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将决策权、行政权合二为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皇帝权力膨胀,效率扩大。
但也使皇帝更多的陷入具体的事务之中,限制了战略格局和境界,因而明朝缺乏雄才略的皇帝,缺乏辉煌灿烂的历史功绩和弘大阔达的气象和境界。明太祖、明成祖行武出身,没有受到系统备的儒家思想教育,出现重武轻文的倾向。

而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革新政治,实行重文抑武的措施,尊重任用文人士族,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发挥内阁制度作用,限制和清除酷吏政治,创立了仁宣之治的太平盛世。
明朝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宦官政治、内阁制度的运行体制机制,并成明朝中后期的格局。明太祖废黜宰相制度,在明成祖时建立内阁以参预机务,为秘书机构,又有宦官执掌厂卫,为司法执行机构,明宣宗时赋予司礼监太监代行批红权,具备参与决策的权力。
明成祖朱棣像
这就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皇权,不完备的内阁制度,以及宦官政治三种权力架构,为明王朝中后期政治运行态势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中后期政治发展状况。
也出现了皇帝平庸无能,沉迷于酒色逸乐,腐朽荒唐,将高度集权的皇权与宦官政治相结合,使宦官集团权力大增,从而为所欲为,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专政乱政。
明朝司礼监太监王振像
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司礼监太监专政乱政,明宪宗朱见深时期御马监太监汪直干政乱政,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内官监太监刘瑾专政擅权。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导致土木堡之变,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持续七十余年的明初年的盛世被破坏,没有得到恢复。
明朝土木堡之变战争场景
皇帝的平庸无能逸乐荒唐导致皇权让渡,形成宦官专政或内阁独裁的现象。自明英宗至明武宗朱厚照,直到明世宗朱厚熜时期清理裁汰宦官势力集团,惩治处决罪恶严重的宦官,使持续九十余年的宦官政治得到全面清理,没有出现宦官专政乱政的局面,为内阁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使内阁制度在嘉靖时期、隆庆时期、万历时期持续百年。而到了明熹宗朱由校时期出现宦官魏忠贤专政乱政的局面,并达到鼎峰,直到明思宗朱由检时期才得以清除掉,却将明王朝推向了灭之之路。

从明英宗到明世宗及明神宗,因皇帝年幼即位,或特殊政治事件,没有确立和秉承儒家思想及理念,没有树立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没有形成仁政德治的思想,在思想上精神没有达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求。
在执政初期能有所约束,在中后期则出现变的任性无节制,毫无胸怀天下和百姓的格局,是不合格的皇权执掌者,造成宦官政治泛滥,或内阁首辅独裁统治的局面。陷入了革新弊政又政治混乱,国力衰落的恶性循环。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17:24 , Processed in 0.0446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