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明朝在各方面做的制度,一定程度上维护封建统治

[复制链接]

17

主题

22

回帖

9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1
发表于 2024-9-9 21: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

明朝这一时期实行的各种制度,对中国历史研究来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这个朝代实行的制度推动了社会发展进程,却也是导致这个帝国最终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明朝制度十分的森严,了解明朝的制度发展脉络,以及实行的意义与效果,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

一、明朝实行的政治制度

明朝皇帝朱元璋,想尽了一切办法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而他这个人做了一件别的皇帝想做却一直不敢做的事,就是废除了丞相,从此以后,明朝后面的几个皇帝都没有在设过丞相,这就解决了一直以来相权和皇权之间的斗争。命令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听从皇帝指令,以前有丞相在,国家大事还可以有人分担,现在这能全靠皇帝一个人了,所以国家大事忙不过来,明朝皇帝又设置了一个内阁,也被叫"内阁学士",这个机构官位等级特别低,对皇权构成不了威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

明朝将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废除,在地方上设立三司,三司之间相互牵制,直接由中央领导。朱元璋还建立了锦衣卫,锦衣卫原本是一些武功高强的人用来保护皇帝安危的,后来演变成了负责监察百姓和臣子的一个监察机构。明朝皇帝设置五军都督府,这是让它和兵部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兵权是实实在在掌握在皇帝手中的,这样皇帝才安心不会有人谋反。

二、明朝的经济文化制度

明朝中期以后,国家土地兼并严重,产生了经济危机,这时候国家官员张居正适应了一系列的改革,官员的考核标准加强,要求官员工作要有效率,全国重新对土地进行丈量,隐瞒和漏掉的土地必须上报。在赋税上实行"一条鞭法",就是将田赋银和徭役银合并征收,此为一条。这税法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自由做别的事情,为手工业农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朝和宋朝差不多都是重文轻武,明朝选拔武官也有一系列的考试体系,但是这些跟文化科的考试比起来还是差得有点远,明朝的武官地位和文官相比,简直就可以用不自量力形容。但是明朝的科举制度,特别的有限,只允许考生用八股文的形式来作答,而且以往朝代的考试科目是有明经,进士两科,而到了明朝只剩下考进士一科。而且考生的来源只能是来源于学校,那些上不起学的有学识的人才就此被埋没了。这种制度,大大限制了读书人们思想,导致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固化的状态下,社会的进步止步不前。

三、明朝实行的外交

明朝时期,跟外国还是有交流的,当时的皇帝朱棣,让郑和乘船去外国进行国威的宣扬,满足明朝皇帝的虚荣心,但是也是因为郑和去到亚非国家,让各国都来明朝进行贸易,可以说当时的海外贸易得了到发展。当时郑和下西洋,已经有了很好的航行技术,郑和船队里还有很多技术人员,《前闻记》里记载“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工、搭材”。这些都是都是当时船上的工作人员,每个人负责不同的领域,这让郑和的航海之程才安全有效率。此举大开中国人的眼界,更加促进了许多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朝时期,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传教,将他们国家有关于数学、地理、音乐等著作翻译过来,让中国接受到了外国文化的魅力。耶稣会士还帮助徐光启等,对历法进行修改,打破了中国封闭的观念,推动中国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结语

明朝时期的哪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明朝的制度过于僵化,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通,最终不能适应社会形态而产生一系列的弊端。明朝的科举制度,限制人的思想,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不能有更加先进的创新的东西。对于那个时代的错误与正确,我们要全面地去看待,积极的应该借鉴,错误的应该避免,学会反思,学会成长。
参考文献:
《前闻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17:23 , Processed in 0.18487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