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明朝“特色”科举制度,分为四关,秀才是第一关,那举人呢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7

回帖

9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4
发表于 2024-9-13 13: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举制度并非出自明朝起,早在唐宋时期就有科举了,但是那时候科举录取的名额少之又少。
明朝,从洪武三年起(即公元1370年,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实行扩招,这让当时很多想当官的人纷纷以读书为主,因为当时如果你是平民的身份,考上秀才的话,就可以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徭役、见到县长可以不下跪等等。这仅仅只是秀才,如果当官了,那~

当时,考试分为四关。第一关,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的读书人,都叫童生。那时候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话哈。童生要参加州县的考试,通过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秀才”了。而这些“秀才”被授予的荣誉称号“生员”。你别以为秀才好考哦,这个考试出来的成绩被分为六等,在这次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是有资格去参加下一级的考试。

第二关,乡试。这里的乡试是省一级的统一考试。乡试是有固定时间的,一般在八月举行,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的人员名额也是有限制的。这次考试通过的人就叫举人。而这次考试中的第一名的人叫做解元(三元里的第一元)。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仕途了,就算下一场考试没有中,也有做官的机会。之所以说是机会,就是这个级别是没有一定当官的,跟我们现在大学毕业一样,没有包分配。

第三关,会试。已经是举人的同学们,可以打包好行囊,准备上京城了。这个考试时间是明年二月。这里的考试通过的同学,叫做贡生,第一名的同学叫做会元(三元里的第二元)。

第四关,殿试。上一场考过的贡生同学即将迎来他们的最后一道考验。考试的方式:皇帝提问,考生作答。通过的同学叫做进士。这次考试会分成三甲,一甲三人,叫做进士及第:状元(三元里的第三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做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做赐同进士出身。


总之,状元很难得,三年才出产一个。而连中三元,就是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一体的同学,更是难上加难。
本文由卿上大人原创编辑。资料来源历史书及网络整理,如有疏漏之处,望请指正。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4:01 , Processed in 0.0395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