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2

朱元璋给建文留下4位名将,足以应对朱棣,为何建文还是一败涂地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2

回帖

6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8
发表于 2024-9-13 15: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是建文朝第一名将,那自然是燕王朱棣,谁是建文最大的敌人,在建文眼里,还是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戎马,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尤其是出现的“洪武之治”,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为了稳固子孙的江山,不让孙子的皇位受威胁,朱元璋抖擞精神,大开杀戒,对功臣进行了杀戮,连帮助他的蓝玉,最后都没有逃出被杀的结局。
晚年的洪武皇帝也被被冠上了“残暴嗜”杀的称号。
但朱元璋不后悔,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继承人朱标,因为身体原因走在了自己的前面,自己力排众议立下的皇太孙,很明显镇不住这帮沙场元宿,为了今后江山的稳定,他只能大开杀戒。

朱元璋很想替后代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让朱允炆立于不败之地,削弱各个藩王的势力,杀掉和藩王关系密切的重臣。
苦心经营,为了孙子朱允炆,留给他四张“王牌”,来牵制最像明太祖的叔叔朱棣,奈何朱允炆用文官策划兵政大事。
好好的王牌,一张也没用上,仅用了四年的时间,把江山也给丢了,落得个孤悬海外行踪不明的下场。
朱棣的靖难之役,实则是在跟朱元璋立下的规矩“过招”,而朱允炆不仅没有发挥正作用,反而还当了神助攻,帮着朱棣把障碍一一破除。

那朱元璋留下了哪四位名将来牵制朱棣呢?
先来说说建文帝。
不自信的建文帝——朱允炆

在朱标生病的那段时间里,朱允炆的孝心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让也明太祖看到了朱允炆仁慈的一面。
历史总是充满了意外,朱标长子朱雄英也去世,朱允炆竟然意外的被拉上了继承人的梯队。
培养了三十年的儿子,没能子承父业,多年建立的太子党派也可能被他人利用,思来想去只能选择将这份家业传给朱标的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好运的坐上皇帝之位。
可惜朱允炆内心是恐惧的:他一度认为的皇位,是从叔叔们嘴里抢来的,只要朱元璋一死,这些人没有了禁锢,找自己算账那是迟早的事。
在朱元璋的眼里,被安排在四面八方的藩王,防御外敌入侵,是大明最好的“防火墙”。
但是在朱元璋的眼里,这一个个藩王,像定时炸弹存在于自己身边,随时可能爆炸。
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允炆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就要进行削藩。

这个坐着皇位的皇帝,没有皇帝气场,最怕的就是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气场强大的叔叔朱棣。
当初朱元璋担心藩王联合造反,只允许在自己的地盘活动,没有朝令,他们在就藩期间禁止回朝。
封地的藩王,原本守着一片天,相安无事,好好的生活,被朱元璋这样一闹,自己的管辖权被收回,说不准什么哪一刻,还会人头落地,大家都十分不满。

朱元璋死前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会起兵,却没想到最先挑起事端的是朱允炆,他对叔叔们如此心狠手辣。
这样使得军事才能十足的朱棣更加愤怒。
朱棣当时管辖的藩地在北京,当地百姓生活十分富足,此时朱棣要将自己建辛苦建设好的家园拱手相让,对于心高气傲的朱棣来说,怎么可能忍受?
原本对父皇传位给朱允炆的事情,朱棣的内心就十分不平衡。

但是,朱元璋留下来辅佐朱允炆的四位“王牌”,能力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还是要忌惮的!反抗之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叛逆”的朱允炆,没有领悟朱元璋留下“王牌”的用意,正中朱棣下怀。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正像《出师表》中的这句话,最终朱允炆,走了后汉的老路。
元老重臣——耿炳文


必须要提的就是耿炳文,他的能力朱元璋都佩服,是著名的守城将军,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分封众功臣,耿炳文名列前茅。
洪武年间,耿炳文大多数时间都在韬光养晦,一般都是作为副手出战,同时为人内敛,也就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活了下来。
耿炳文开国元勋,深受器重。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帝起用耿炳文率军北伐,当时耿炳文已经六十五岁。

一号“王牌”耿炳文,带领建文帝手下的那些“安逸兵”,对战多年韬光养晦的燕军(朱棣的军队),被朱棣一举打败。
耿炳文进攻受挫后,文官集团觉得耿炳文年纪大了,同时也知道耿炳文当年和朱棣有过协同作战的经历,因此开始弹劾耿炳文。
内外交困导致了耿炳文最终的兵败,建文帝最后任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取代耿炳文。
李景隆何许人也,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嫡亲外甥,朱标朱棣的表兄弟,和朱允炆同辈,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表兄弟。

耿炳文兵败后,朱允炆首先想到了李景隆,反而是没有重用徐达长子徐辉祖,造成了后边一步步陷入危局。
李景隆来到前线,朱棣的军队在前一天刚好撤离,他对战局的判断也就是眼前的事情。
李景隆代替统率全军,本是纨绔子弟,寡谋而娇,色厉内苒,不知兵法的他,最终败在朱棣手中,葬送了朝廷五十万大军。
这样的结果,朱允炆却没有严加处分,从李景隆的结局就能看出,耿炳文是被朱允炆的不信任打败的,尽管李景隆最后失败程度超过了耿炳文,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还是赢得了朱允炆的认可。
反而耿炳文成了朝堂的牺牲品。

没有了耿炳文的保护,朱棣的忌惮又少了一分,而后一举攻破应天,最后为朱棣打开城门的,还就是这个李景隆。
朱棣称帝的第二年,很多大臣都劾耿炳文,说耿炳文逾越制度、大逆不道,耿炳文十分害怕,自杀而亡。
陷阵战将——瞿能

在四大王牌里,他是死得最惨的一个。

瞿能是蓝玉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在蓝玉被杀之时,他远在边塞,因此也躲过一劫。
李景隆接过耿炳文的帅印却一败涂地,此时朝无诤臣,内有奸逆,只得急调瞿能阵前助战。
千不该万不该,建文帝不该让瞿能听命于李景隆,李景隆极尽巧思和朱棣进行互换水晶大战。
当日瞿能率兵打开缺口杀入张掖门,马上就能拿下北平城,奈何李景隆后援不济,一来是觉得南军势大,晚去一时半会也没有问题,二来是为了抢功,李景隆不想让这份功劳落到别人头上。

等李景隆带兵赶到,燕军早就修补城墙堵住缺口,南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无奈只能退兵。
白沟河一战中,瞿能奋起神威,往来冲杀,南军一时士气大振,朱棣在此战中累死了三匹马,射空了三壶箭,拼死才杀出一条血路,如果不是朱高煦等人奋力相救,靖难之役的结果还很难说。
白沟河一战中,瞿能父子战死沙场,朱允炆失去了他一个强有力的屏障。
被瞧不起的郭英

郭英为人直率,但有些莽撞,曾经担任朱元璋保镖,凭借勇猛无畏,郭英在军营中迅速崭露头角,获得了朱元璋“比尉迟恭还要猛三分”的夸赞。

能得到开国皇帝的青睐,能力肯定不在话下。
朱允炆却把郭英安排到了不懂军事的李景隆手下做事,李景隆转手把郭英派到大后方任职,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三位“王牌”就这样,一一被调离京城,这也加速了建文帝的作死之路。
不过好的是,郭英不被重用,有能力没有权力,大家也不用忌惮,反而晚年还能落得个清闲,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回老家善终。
前面说到的耿炳文和李景隆就没有这样的结局,曾经带兵当过主帅的他们,最后落得一个自杀,一个被圈禁的地步。

还有一员猛将容易被朱允炆忽视了。
隐形名将——宋晟

说到宋晟,不的不说他们一家,父亲、哥哥、宋晟早些年就跟着太祖皇帝朱元璋一起渡过长江,四处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
哥哥死后,宋晟接替哥哥的职位,后来才能越来越突出,一步步被提拔为元帅,他是朱元璋手中的一把利剑。
在平定广西的叛乱中,宋晟一举拿下战绩,多年的征战,成为了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尖刀、利刃。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和朱棣的私交就甚好,因为这个原因,朱允炆总是怀疑这些人的衷心,因此在朱棣起兵夺权之际,朱允炆将宋晟派到了边疆镇守。

最后,成为了全程远距离观察战火的人。
四位名将最终被朱允炆的“小心眼”埋没了,在多疑小人吹捧的情况下,最终不敌朱棣。
归根结底,朱允炆在政治上是非常年轻和幼稚的,既没有朱元璋杀伐果断的勇气,同时也没有成熟的政治智慧。
面对天下藩王时,没有表现出自己对叔辈的仁慈,反而是毫不留情赶尽杀绝,导致天下藩王要么对靖难作壁上观,要么就彻底倒向朱棣,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可笑的是,朱允炆对待叔叔们毫不手软,可真到了两军交战之时,又苦口婆心告诫众将,切不可伤了我的叔叔,莫让朕背上杀叔之名。

已经杀了那么多叔叔了,为什么此时面对最大的敌人又开始了仁慈。
正因如此,两军交战中朱棣数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战旗和战马都被射成了刺猬,但自己依旧毫发无损,甚至顶着建文叔叔的名义冲锋陷阵,这不是为朱棣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原本朱棣三个儿子在朱允炆手中,朱棣出兵还有所顾忌,但谁也没想到,朱允炆听信了别人的话,认为放回朱棣的三个儿子可以稳住朱棣,为自己整军备战争取时间,岂不知这是龙入大海,从此不受约束了。

朱元璋留下的四位名将,虽然比不上徐达、常遇春那样天纵奇才,也比不上汤和、冯胜、朱文正等人忠心耿耿,连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都比不上,但毕竟南军实力雄厚,有耿炳文这样的老帅助阵,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除此之外,还有徐达长子徐辉祖、盛庸、铁铉等忠臣,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冷落被边缘化。
对猛将束缚手脚,对智将心怀猜忌,只对黄子澄、齐泰等人掏心掏肺,对文官集团的绝对倾向和任人唯亲的做事风格,最终葬送了大好的江山。

总结:

朱元璋是大明优秀的皇帝,创造了令人传颂的明朝辉煌,为后代想好一切,奈何遇到政事面前柔弱的朱允炆。
虽然大明没有落入旁人,还在朱家人的手里,但是我们替朱允炆感到惋惜,一手好牌(王炸),打的稀碎。
亲贤,远佞,是王朝兴隆的必然选择,猜忌之心可有,但是要学会互相制衡才能让江山稳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7

回帖

8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4
发表于 2024-9-13 16: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允文那叫丢皇位,不叫丢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4

回帖

7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3
发表于 2024-9-13 1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朱棣免死金牌,谁来都打不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3:52 , Processed in 0.0602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