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明朝缘何宦官干政导致政治混乱,天然缺陷政治素养和才能所致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8

回帖

7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4
发表于 2024-9-9 21: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首发挑战赛##头条创作挑战赛#
明王朝出现了宦官专政乱政的现象,四大太监乱政为代表,明朝宦官政治持续时期最长,影响最为严重深刻,时间长达200余年。
司礼监太监王振是明朝宦官专政第一人,毁坏了明朝盛世,转入衰落之势。1442年,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及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内阁大学士或逝或退或老,司礼监太监王振大权在握,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执掌军政权力,干预朝臣使命,卖官鬻爵,贪污受贿,足以操纵控制影响皇帝。
明朝司礼监太监王振像
亲征北方瓦剌少数民族,在土木堡地区被瓦剌部队包围,明朝五十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虏,王振被部属杀死,明朝早期四位皇帝尤其是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创立的太平盛世毁于一旦,从此盛极而衰,进入中期的衰落之势。
御马监太监汪直是明宪宗政治工具,得以善终。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的御马监太监汪直,深受明宪宗及万贵妃宠爱,成为其亲信,建立新的特务机构西厂,刺探外事,整顿政治,排挤东厂及朝臣,在惩治腐败,提督军务,建立军功方面有所建树。
明朝御马监太监汪直剧照
同时屡兴大狱迫害朝臣,遭到朝臣及东厂太监的反对,最终被废黜,历时五年,实际上汪直是代行明宪宗处理政事,在其控制指导下进行,得以善终,后世也颇多争议。
内官监太监刘瑾极力讨好明武宗获得大权,祸乱朝纲,下场最惨。而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刘瑾与王振颇多相似之处,并以王振为学习的榜样,通过满足明武宗玩乐欲望,得到重用升迁,由司礼监到内官监太监,获得重权,使明武宗不干政事,不上早朝,内外之事皆由刘瑾为代表八党宦官把持,外界称之为立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像
朝臣奏疏以红本报刘瑾,在排挤刘瑾、谢迁等朝臣后,将亲信焦芳等重用,党同伐异,建立另一特务机构内厂,兴大狱迫害朝臣,建立三百座皇庄、设立传奉官,与民争利,卖官鬻爵。
后因安化王朱寘鐇叛乱,以清除刘瑾奸党为名,为平叛将军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揭露刘瑾罪恶,将其逮捕下狱,后被凌迟处死,历时五年,是四位宦官中下场最惨的一位。
明朝内官监太监刘瑾像
而明熹宗朱由校痴迷于木匠,将大权完全掌握在魏忠贤手中,自称为九千岁,祸国殃民,历时四年,被明思宗东由检推翻退休,后畏罪自杀。
宦官集团具有先天生理缺陷,政治缺陷和卑劣思想品质导致了其政治混乱。以王振和刘瑾为例,王振通经学有学识,入宫前曾为教习混迹官场,颇有志向,意欲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而刘瑾学识浅薄,善投机钻营,好狗马鹰犬,其目标为讨好皇帝获得权势利益。
明朝皇帝与太监剧照
王振、刘瑾均自阉入宫,具有天然的生理缺陷和心理畸迹,具有自卑和奴性思想,在宫中激烈斗争能够胜出,必然采取非常规手段,因而品德卑劣,短视自私,拥有典型的私己主义、机会主义。
同时宦官集团从事政治活动,在职责和名分上缺失,常被排斥在常规的政治秩序和组织架构之外,为方正贤良的朝臣所鄙视,这是制度层面的矛盾。因而宦官专政多用投机钻营的奸佞之徒,难有作为,难成大器。
明朝阉党头目九千岁魏忠贤像
追求金钱物质利益,就利用手中的权势和地方获得好处,卖官鬻爵,盘剥百姓,对王朝统治是饮鸩止渴的做法。王振毫无军事才能,又刚愎自用,导致一败涂地,使边境动荡,防备松懈,面临大患。
而刘瑾为博得皇帝欢心,大肆敛财,动摇了经济基础,使藩王动乱,民变发生,国力日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7:48 , Processed in 0.0339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