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明朝中期,君主专制制度下宦官政治和内阁制度,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4

回帖

7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3
发表于 2024-9-9 21: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首发挑战赛##头条创作挑战赛#
明朝初期的五位皇帝创立了三大盛世,中期出现宦官政治泛滥的局面,之后形成了内阁制度运行机制。自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称皇帝,明王朝成立,至1664年明思宗朱由检缢死在梅山,明朝灭亡,历时276年。共有16位皇帝。
明朝初期五位皇帝,即明太祖、明成祖朱棣、明惠帝朱允炆、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创立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三大盛世,为明朝的发展和持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明朝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像
明朝中期,自明英宗朱祁镇至明神宗朱翊君,以 1449年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为转折点,明朝由盛转衰,至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1年),共172年,处于王朝曲折多变逐步衰落的过程。
明末后两位皇帝为明朝末期,处于内乱不断,外敌入侵的阶段,以高迎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以努尔哈赤、皇太极领导的后金政权侵入中原,直到推翻明王朝。
明成祖朱棣像
明朝中期,主要是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宦官政治和内阁制度运行。除了明孝宗朱佑樘之外创立了弘治中兴。
其他的几位皇帝,往往在初期有所作为,在中后期就沉迷于享乐和酒色,或者迷恋仙道方术,不见朝臣不上朝,甚至出现了持续20余年不上朝的的两位皇帝,怠政懒政,使内外矛盾交织,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国力衰落。
明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像
明太祖罢中书废宰相,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皇帝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决定了政治发展方向和前途。1380年,明太祖以擅权植党罪名杀死丞相胡惟庸,发动了洪武第一大血案胡惟庸案,前后持续10年,共杀害官员十余万人。
胡惟庸血案之后,明太祖罢中书废宰相,使实行了1500余年的宰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将宰相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从而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甚至走向了独裁统治、酷吏政治。
明孝宗朱佑樘像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政治架构和组织体系中无法形成制约和约束,并且利用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维护皇权。
也正是由于高度集中的皇权,才没有出现汉唐时期皇帝被废被杀的现象。但是也由于皇帝自身的政治能力和水平,以及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出现了皇权被让渡和转嫁的现象,也就出现了宦官政治泛滥,专政乱政。
明英宗朱祁镇像
也出现了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君时期内阁首辅擅权专政或独裁政治的现象。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均出现了宦官专政干政乱政的局面。
三位皇帝宠信宦官专政乱政,后三位皇帝发展和完善内阁制度。明英宗十岁继位,年幼无知,平庸无能,没有接受系统完备的儒家思想教育,对太子时期作为老师的宦官,王振高度依赖信任,导致王振成为明朝宦官专政第一人,土木包之变之后,明英宗被俘虏50万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明朝由盛转衰。
明宪宗朱见深像
明宪宗也因其父被俘虏,被禁闭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且多磨难,也是宠信宦官,导致朝纲紊乱,国力衰落。明武宗15岁即位,宠信宦官刘瑾、张永、古大用等八党,卖官鬻爵,迫害朝臣,大设传奉官,成为明朝历史上最为荒唐腐朽的皇帝。
自明世宗时期,在内阁首辅杨廷和张璁的辅佐下,清理宦官政治流毒,改革弊政,为内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明世宗朱厚熜像
在大礼仪之争胜利后,明世宗惯用权术,玩弄政治手段,造成了内阁辅臣之间斗争和矛盾,最终专宠于奸臣严嵩,使其大权在握,在壬寅宫变之后,明世宗不上早朝二十余年,使严嵩擅权乱政。内阁制度持续到明神宗去世共百年时间。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6:17 , Processed in 0.0360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