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思维导图之明朝官制(中央文官、东宫、宦官版)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4

回帖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4-9-9 2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政治制度特点:
1、有内阁无宰相
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朱棣创立内阁制度,但入阁大臣权重官微,只有正五品。到明仁宗时,阁臣开始加尚书侍郎等衔,嘉靖到万历,明代内阁的地位发展到了极盛。朝班位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由过去的顾问,发展为此时的宰辅。六部尚书,其权力多被内阁所夺。文武官员任免,京察大计,都要先关白内阁,谓之请教。张居正创立的考成法,更是从政务角度上以内阁控制六科,以六科控制六部。内阁成为实实在在的政务中枢。
2、宦官文官互相牵制
明代的宦官机构极为庞大,人数多达数万人,甚至有认为达十万人者。其所设机构,几乎都能和外廷对应,如司礼监对应内阁,文书房对应翰詹通政,厂卫对应三法司,地方上镇守taijian对应督抚,监军宦官对应监军御史,甚至以灵台对应钦天监。应该说,这是自汉代以来中外朝体制的极度发展。在皇权高度扩张的情势下,以宦官为主体的内廷,成了同以朝官为主体的外廷比肩对峙的庞然大物,皇帝则游刃干二者之间,以内廷压制外朝,以外朝牵制内廷。
3、南京的拷贝
明代在南京设有与北京配套的机构,其中除部分具有一定职掌外,多数实际上是一种安排闲职养老的机构。明代中叶以后,在北京失势者,多调迁南京。南京成为政坛倾轧的缓冲地。
参考书目:《明史》张廷玉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7:52 , Processed in 0.0273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