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2

明朝的“乡试”是改变读书人命运的关键一步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1

回帖

10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3
发表于 2024-9-13 13: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的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主持的地方考试,又称“乡闱”,每三年一次,于子、卯、午、酉年举行。
乡试的地点设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司驻地。主持乡试的有主考2人,同考4人,提调1人,此外还有负责受卷、弥封、对读、巡绰监门、搜检怀挟的官员等等。
考试分为3场: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三场考试,分别在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考生入场,那可要经过严格的搜查,不准挟带其他物品。入场后,每一名考生由一名号军监视,防止作弊。黄昏时交卷,如果没有作完,给蜡烛3支,蜡烛用完后还没有答完卷,就要被请出考场了。考生交卷后,经过弥封、誊录、对读等程序,然后送主考、同考批阅。
批阅的时间,名义上是10天,但是,真正用在批阅上的时间不过三四天而已。因为试卷很多,不能遍阅,试官往往“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如果第一场所写的3篇“四书”义得到试官的赏识,就可以成为举人了。
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比较著名的大家也比较熟悉的是唐伯虎,他就是乡试第一名,大家就称他为唐解元。
不过你不要以为举人很容易考中,以明朝位例,明朝276年,一共只录取举人11万名,大约每年录取400人,那时候明朝人口可是过亿的。比现在进清华北大可难多了!
那就成为举人后,有哪些权利呢?那就厉害了!不然范进中举后也不会差点疯了,因为他太知道从秀才到举人是多么关键的一步!大部分读书人一生都跨不过去!那些五十多岁的老秀才还在参加乡试的大有人在!

一:成为举人之后有资格参加会试,这个很重要,这是通往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层的唯一通道!
二:若是三次会试皆不中,还可以去吏部挂名,然后就有机会做官了,称为候补官员。等某些品级低的职位空缺,就有机会候补,当然一般都是品级比较低的官职。
三:凡是秀才有的特权,举人皆有。而且举人社会地位是很高的,中举后直接进入当地上流社会的阶层,在本县的一方具有一定的话语权,称为本县名流,出入都有人迎奉,如范进中举后县太爷马上给其安排了一处豪华府邸,又送金银地契,老丈人胡屠户也前倨后恭。
四:举人享有400亩的免税赋,明朝中后期,农民赋税是比较重的,有些地方甚至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而远走他乡。而举人享有400亩田地的免税权,那不用说了,远近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把自己的田地名义上归到他的名下。这会让他成为多少人巴结对象?所以,其他的不说,单单就这一条,他马上就是本县妥妥的地主兼名流!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

回帖

4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8
发表于 2024-9-13 15: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族是父子进士,兄弟举人。其中瑜祖是山东崇祯壬午科亚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2

回帖

9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1
发表于 2024-9-13 16: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很详细[赞][赞][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5:58 , Processed in 0.0319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