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忠臣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6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发表于 2024-9-13 15: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霍光

《云中歌》霍光影视形象
霍光虽然是权臣,但他从未有过非分之想,一直为大汉殚精竭虑。上官桀意图通过弹劾霍光,扶燕王刘旦上位,此事成功镇压后,事实上霍光已经掌握大汉王朝最大的权力,但是霍光却从没有想过取而代之。霍光也为汉朝奠定了“昭宣中兴”的基础。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汉昭帝对霍光的评价
霍光死后,一直到汉成帝时,即便霍氏被族诛,霍光一直受到官方祭祀:
至成帝时,为光置守冢百家,吏卒奉祠焉。元始二年,封光从父昆弟曾孙阳为博陆侯,千户。
二、诸葛亮

老版《三国演义》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
北伐中原,世人常有非议认为他穷兵黩武,但是不可否认诸葛亮的北伐具有积极防御的作用,事实上如果不北伐,蜀汉随时可能灭亡,诸葛亮之所以要六出祁山,就是想吞并陇右,这样可以得到粮食和马匹的补给,蜀汉也就复兴有望。
陈寿高度评价诸葛亮:
臣寿等言:……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寫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三、魏徵

魏徵
魏徵是一位诤臣,能把唐太宗气得几次想杀了他,可见魏徵的忠心,他一心为大唐着想,他忠于的是大唐这个王朝,而非单单是唐太宗这位君主。
四、裴度

裴度
裴度可以说是历史上少见的没有黑点的忠臣,在晚唐史上,他一直致力于削藩,元稹、李逢吉、李训、郑注等奸臣小人在朝时大力排斥异己,裴度几次成为这些阴谋家的目标。裴度一生都在为风雨飘摇的大唐努力。
学士韦处厚评价他:
臣闻汲黯在朝,淮南寝谋;干木处魏,诸侯息兵。王霸之理,以一士止百万之师,一贤制千里之难。裴度元勋巨德,文武兼备,若位岩庙,委参决,必使戎虏畏威,幽、镇自臣。管仲曰:『人离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治乱之本,非有他术。陛下当馈而叹,恨无萧、曹,今一裴度摈弃于外,所以冯唐知汉文帝有颇、牧不能用也。
幽、燕之人怕他:
会中人使幽、镇还,言:“军中谓度在朝,而两河诸侯忠者怀,强者畏。今居东,人人失望。”
可见,裴度多么了不起。
五、范仲淹

范仲淹
范文正公同样也是毫无黑点的,他主导的庆历新政,以及在西北的治军业绩,都让他当之无愧这个“文正”谥号。
姜遵评价他:
“朱学究(范仲淹原名朱说)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司马光评价他:
仲淹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身先士之。夜深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洞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凑。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欧阳修也评价: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六、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人品无瑕,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大宋,虽然笔者并不同意王安石的部分改革举措,但王安石对大宋的忠诚是无可指责的。他与司马光也只是政见之争。
苏轼在代表宋哲宗给王安石的制词(《王安石赠太傅》)中说:
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摹,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暗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


七、岳飞

岳飞
岳武穆简直是我心目中的神。岳飞打得大金非常惧怕,岳飞被害,后来成为金人策反大宋将领的说辞,可见金人也认为岳飞死得很冤。
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
--------------金章宗对南宋川帅吴曦进宪策反,岳飞冤死,是他们拿来说事的内容之一《金史》卷98《完颜纲传》
岳飞死的时候,金人酌酒相庆:
“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金人甚至感叹:
“岳飞不死,大金灭矣”!(《浪语集》)
八、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死时也要面朝南,绝不跪拜忽必烈,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需时刻谨记。
就连敌对的忽必烈也评价他说:
是好人也。
邓光荐《宋丞相文天祥墓志铭》:
虽功业不能以尺寸,而志节昭灼乎终古。南北之人无问识与不识,莫不流涕惊叹,乐道其平生。自古节义之大臣,盖不若是之烈云。
九、于谦

于谦
于谦同样也是一生没有任何污点,领导北京保卫战,保住了大明王朝。这样的忠臣却被明英宗杀害,这样的昏君可以说昏到家了。
明史评价其:
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十、史可法

史可法
史可法在大明朝亡后,在南明建立之后,组织将士死守扬州,殉节而亡,清人因他的抵抗而发动“扬州十日”,可见清人对扬州城恨之入骨,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扬州军民抵抗之惨烈。
《明史》高度评价史可法:
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然而天方降割,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遂致兵顿饷竭,疆圉曰蹙,孤城不保,志决身歼,亦可悲矣!高弘图、姜曰广皆蕴忠谋,协心戮力,而扼于权奸,不安其位。盖明祚倾移,固非区区一二人之所能挽也。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明风华

GMT+8, 2025-11-9 04:04 , Processed in 0.0396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明史论坛

© 2024-2024 大明风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